梦想照进现实:Office 365的中国创事记

 邮箱网  0条评论  5605次浏览  2013年04月18日 星期四 23:01

分享到: 更多
【中国邮箱网 电子邮件频道】4月18日报道,众所周知,Office每三年发布一个新版本是微软多年来的传统,但在线云服务Office 365的发布彻底改变了这一节奏,用户获取的将永远都是Office的最新版本。从三年一次的版本发布到不断更新的云服务, Office改变的远不只是终端用户所看到的产品形态变化——从战略愿景到开发模式,乃至日常工作状态,都发生了极大变化,正如2010年3月我们的 CEO鲍尔默所发说的那样,Office365的中国研发团队,真正实现了“We Are All In”的云目标。

Office 365的云愿景:为了更广泛、更有效地提高生产力

对用户而言, Office 365似乎就是把 Office搬到云上而已。但如果只从这个角度看待Office 365,那未免有些局限。三年前进行转型战略思考时,我们追问自身的首要问题是:“云时代的生产力该如何定义?”,并试图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角度,去看待Office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的提高生产力的历史使命。

最终我们认为:任何有助于提升人们处理事务效率与效果的工具及方法,都属于生产力范畴。也正是基于此认识,Office 365的战略愿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:

跨平台

未来的用户不可能只是在 PC上使用Office,随着终端设备的种类繁多,尤其在中国这个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的消费大国,用户更换电子设备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国家,在各种设备上使用Office应用是必然趋势。Office 365能够为任何设备提供一致的、不间断的使用体验。

毫不犹豫地向Cloud迁移

对用户来说,是否向云迁移已经不是问题,如今的重点是何时、以何种方式去迁移。Office 365企业版专门为企业用户服务,在向云迁移的过程中,微软将同时提供Office Online服务与传统企业版,并逐步缩小这两个版本之间的架构差异,为他们的平滑迁移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。

再次高度重视用户对应用场景的需求

20多年前,Office刚诞生没几年的时候,还不是生产力工具市场的王者——正是因为对最终用户应用场景的高度重视,最终击败了Lotus1-2-3和WordPerfect等强劲的对手。而IT消费化的趋势,让我们再次高度关注用户在真实场景中的使用体验。比如,一个办公室的文字工作者需要的Office应用到底是什么?Word?Excel?PPT?也许都不是,他们需要的是任何能帮助把事情做到更好的工具;又比如,人们在手机上会如何使用Office?人们通常不会在手机上写论文,但却会在手机上看小说、看邮件。

云计算、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处理信息时的应用场景——从设备到服务, Office 365开始重新设想用户的完整需求,不再仅仅从软件功能的角度,而是从用户应用场景切入,而且不同场景间涉及的Office不同产品线之间的协作,都被完整地考虑进来。

更开放、更健康的Office 365生态系统

对于业界伙伴和独立开发者而言,Office 365企业版将是一个更开放和更健康的平台,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(过去往往以插件和宏的形式体现)和用户聚集在这一平台,利用大数据工具进行分析之后,从而获得具有更大价值的分析结果与决策参考,从而形成正向激励的生态系统。

最近我听说的一个趣事就是,第85届奥斯卡颁奖前夕,微软研究院的David Rothschild研究员通过Office的数据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工具,预测了24个奥斯卡奖项的归属,最终有19项预测都得到应验——当大数据遇到云计算,会为Office 365增添无尽的想象空间。

云研发:开着飞机造引擎

从瀑布式到云开发,Office 365研发团队就像“开着飞机造引擎”,其实面临着巨大压力——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将影响到全球用户,作为承担Lync Online, Exchange Online和SharePoint Online等核心开发任务的中国团队,就像是“开着飞机造引擎”。在开发过程中,我们深感与传统Office套件打开就能使用不同,Office 365 要像自来水一样,首先保要证的是有卫生、安全的水不断流出,确保服务的可用性、可扩展性和安全性,然后才能考虑其他。

因此Office 365的任何一个产品研发团队,都有工程师随时待命(On Call),以响应全球客户需求——这种全球7*24*365的开发-技术支持联动的模式,在整个业界,当属罕见。

相应地,无论是应对突发事件还是客户不断涌出的新需求,都使得开发周期大为缩短,之前Office重大版本的发布以三年为一周期,现在则缩减至一年,有些组件的发布周期更缩短至几个月,工程里程碑以月为单位计算,整个产品开发模式完全颠覆。

豪不夸张地说,可能上个月开发的组件这个月就发布了,上线第二天就可以获得用户的反馈,哪些功能受欢迎,哪些应用场景设计不合理,看一眼大数据分析图表就一目了然,随后再基于用户反馈进行改进、验证。

云文化:CARA最重要

要适应云研发带来的转变,团队的文化和能力也需随之而变,我们可以用“CARA”来概括:

一、 协作性(Collaboration)。Office研发团队是一个全球数千人的超大团队,Office中国研发团队的一两百人只是其中一部分,Office 365正是源自不同团队之间的有效协作。正如Office 365上,不同产品线之间的集成与融合与日俱增,而不同产品线研发团队之间的界线,也日渐模糊。

二、 言必信、行必果(Accountability)。Office研发团队在微软内部一向以踏实、严谨著称,其所有任务都是结果导向,最终由结果来评判。

三、 韧性(Resilience)。Office一直以提供企业级产品与服务的标准来自我要求,而这一点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坚持着,在中国市场尤其如此。

四、 适应性(Adaptiveness)。严谨、务实不代表这个团队不灵活,在云时代需要能够及时拥抱变化,调整自己。
当然,我们需要更快速的响应,但这不意味着匆忙;需要灵活的开发,但不意味着没有规划。

云成长:不断改组、聚焦 主导全球创新

此次发布中Office中国研发团队的贡献主要在三个方向:云服务管理,跨平台和中文输入法,所承担的核心主题包括SharePoint Online大数据分析、Exchange Online控制管理平台、Lync Online生命周期管理和中文输入法。

从数量上看,这次所承担的项目不那么多,但却是首次端到端地独立主导这几个Office 365全球核心主题的研发,这也正是我们多年努力的目标,要把团队真正做强,而非只是规模上的扩张。早期Office中国研发团队所承担的项目数量曾达30多个,后来缩减合并至12个,现在则明确聚焦到上述三个大方向。

实际上,在Office的上一个版本,我们就不断合并和提炼类似项目,例如将Office不同产品线的后台管理都纳入服务管理范畴,在总部对Office五大产品线进行合纵连横的改组之前,我们就先行改组,同时选择性地承担总部研发项目,砍掉一些边缘项目,最终将研发力量聚焦在自己擅长且对Office来说非常核心的领域。当Office 365开始研发时,中国Office研发团队业已具备独立承担其全球核心主题的云开发能力。

而当该版本的Office 365研发结束,我们的云开发能力更是有了进一步提升,并具备了影响和主导全球产品发展方向的能力。如Exchange Online中国研发团队开发的EAC(Exchange控制管理平台)的架构,不仅是Exchange Online的核心功能,更受到微软全球多个研发团队认可,直接被用以替代不同产品的原有架构,Office 365全球管理平台开发团队也计划在下一个版本中使用这套架构。正是如此反复地与总部进行沟通与合作,不断争取更多全球核心项目,同时因为出色的项目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更多信任,从而承担更多核心任务,走进微软的全球创新核心。

如今,中国研发团队与美国同行的云开发能力处于同一起跑线,所承担的全球核心项目也为本土员工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,可谓真正顶尖的全球环境,在吸引到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才的同时,也让本土研发人员有更多机会进入总部研发团队,与美国同事一起工作交流。全球创新环境加上微软为全体员工提供的各类人才培训计划,使得Office中国研发团队得以全方位地快速成长。

当我们无需再去证明自己的执行力、创新力,下一步的新使命就是能够独立主导全球核心产品的研发,从战略和业务层面提高影响力,在微软全球研发体系中确立自己的思想领导者地位。我们深知,要打造一个全球一流的研发团队,其关键因素——产品、人、技能、业务影响力,一个都不能少。

(作者微软亚太研发集团Office商务软件事业部总经理 陈正弘)

文章来源:比特网 

标签:Office365

我的评论:

请  后发表评论。